植物施肥的基本原理有哪些方法,植物施肥的方法及作用
作者:admin 发布时间:2024-06-04 17:25 分类:资讯 浏览:29
今天给各位分享植物施肥的基本原理有哪些方法的知识,其中也会对植物施肥的方法及作用进行解释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了关注本站,现在开始吧!
本文目录一览:
在种植作物时应如何施肥?施肥的基本依据又是什么呢?
在决定肥料用量时,常常有两个方面的目标起决定作用,一个是根据作物施肥,另外一个是根据土壤施肥。前者仅考虑提供足够的养分供该作物生长发育,而不考虑同时维持或提升土壤肥力状况;而后者则同时要兼顾作物生长所需及提升土壤肥力。
科学施肥主要有三条原则:一是有机与无机相结合。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沃程度的重要指标。增施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,改善土壤物理、化学和生物性状,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,增强土壤微生物的活性,促进化肥利用率的提高。二是大量、中量、微量元素配合。
当施肥不当、气候不佳、土壤性质不适合作物或严重病虫害而造成作物有营养缺乏症状时,先要判定缺乏的养分种类,然后给予叶面施肥作紧急处理,最后分析了解引起造成该营养缺乏症状的原因, 以彻底解决问题。
从植物的生理角度分析,谈谈如何对作物进行合理施肥?
调解作物生理状况进行叶面施肥 促进幼苗生长 种植种苗的作物,以往农技技术人员建议要等到缓苗后再施肥,这种观念有必要修正,笔者建议当苗定植后,要通过灌根或叶面喷施养分比约氮:磷酸:氧化钾:氧化镁约为5:2:4:4 ,养分浓度稀释到氮0.01%~0.02%,有必要时添加适合特定作物需要的综合微量元素。
花生是对磷素吸收利用能力较强的作物。磷素主要以磷脂、核蛋白等复杂的有机物形态存在于花生种子中。磷素对提高花生的光和效率作用显著,并可促进碳代谢,有利于有机光合产物向籽粒的运输和分配,促进脂肪的合成,故施磷肥能提高花生的含油量,根据试验研究,施磷肥的花生果每100公斤能多出油1公斤左右。
二)联系环境条件和植物特性 要使植物及时得到补给,充分发挥肥料效果,施肥时必须考虑环境条件与园林植物特性之间的关系,做到“看天”,“看土”,“看树”施肥。“看天施肥”即根据天气变化合理施肥。如;夏季大雨使土壤中硝态氮大量淋失,雨后应立即追施速效氮肥,其效果比雨前施肥好。
配方施肥的基本原理有哪些
1、这个概念强调的是必须经过田间实验掌握作物需肥规律等,然后根据土壤肥料多少,科学制定合理配方改善土壤肥料比例,达到作物健康生长的目的。
2、配方施肥主要包括配方和施肥两方面。配方如同医生看病,对症处方。即是根据土壤、作物状况,产前定肥、定量。通过田间试验、土壤测试和配方设计三个环节来完成。田间试验: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、施肥时期、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,也是筛选、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技术、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。
3、配方施肥技术是由配方与施肥两个方面所组成。“配方”是指需施营养元素的种类与数量,这由3个因素所确定:①栽培的作物在一定产量下,需要各种营养的数量;②种植该作物的土壤,所能提供的各种营养元素的数量;③所施肥料的特性,及含养分数量。
4、田间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设置重复、随机化和局部控制。(1)设置重复 同一处理在试验中出现的次数称为重复,其作用有两点:一是降低试验误差,增强试验的代表性;二是评估试验误差的大小,提高试验的可靠性。
5、肥料需要量=(作物吸收养分量-土壤供肥量)/肥料中养分含量X肥料当季利用率 (2)地力差减法 作物在不施肥下的产量称为空白田产量,它所吸收的养分全部来自土壤。
科学施肥基本常识
1、化肥常识 化肥的常识: 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共有16种:碳C、氢H、氧O、氮N、磷P、钾K、钙Ca、镁Mg、硫S、铁Fe、锰Mn、铜Cu、锌Za、硼B、钼Mo、氯Cl,缺一不可。 其中碳氢氧可以在空气和水中获得,氮磷钾需用量较大,称为大量元素,种植作物时必须人为补充,其余(钙、镁、硫。
2、注意作物的耐受能力。有些作物属于忌氯作物,如西瓜等忌氯作物,若施用氯化铵、氯化钾等含氯化肥,由于氯离子的作用致使西瓜含糖量降低,影响产量和品质,所以,施肥时,应注意考虑作物的耐受能力。
3、目前的施肥经验是有机肥和化肥的营养量比为1∶1,有机肥的全部、磷钾肥的80%、氮肥的50%~60%做底肥;生长期长的蔬菜,适当减少基肥的比例,增加追肥用量。
4、第一次追肥在小麦收获后、花生团棵前及早灭茬追肥,施肥量为每亩用花生肥30~40千克,或尿素10千克,二胺15千克,氯化钾10千克。第二次追肥在幼果开始膨大期,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0千克。
植物施肥的基本原理有哪些方法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植物施肥的方法及作用、植物施肥的基本原理有哪些方法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。
本文章内容与图片均来自网络收集,如有侵权联系删除。
相关推荐
- 资讯排行
- 标签列表
- 友情链接